近日,肇庆高新区总工会为9个被命名为“肇庆高新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企业(单位)技术团队挂牌,并组织工作室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总结交流创建经验。
据悉,近年来,高新区总工会积极引导和发动园区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县(区)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激励工作机制,对设立创新工作室的命名、主要目标、创建对象及基本条件、申报程序、经费奖励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对命名为“肇庆高新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团队给予10万元-2万元不等的五个档位的资金扶助;对获得全国、省、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给予1:1配套资金奖励。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个,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个,区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7个。
高新区总工会还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对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进行长期跟踪考核,每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此外,区总工会还通过聘请专家定期对工作室进行常态化走访督导,针对部分工作室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帮助其规范运行流程、提高创新能力。在区总工会的引导推动下,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管理、技术革新等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学术研究、技术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累计取得创新成果100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150余项、开展技术培训3000人次。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