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运事业70年回眸与启迪

2023-05-16 来源:
分享:

  广东工人运动历史悠久,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中国最早的工人阶级在这里诞生,中国工会在这里发祥,改革开放从这里先行。广东工运为中国工运作出了开创性的历史性贡献。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诞生,省港大罢工在广州爆发。全总第一届委员长林伟民和第二届委员长苏兆征均为珠海人,这是广东工运史上的骄傲。

  1953年4月22日,正式成立,全省工人阶级有了统一组织,这是广东工运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70年来,广东工运事业始终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确立的中心任务,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特别是近几年来,广东工会在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承办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加强智慧工会建设、打造全省工会统一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粤工惠”,牵头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维护全省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等方面,为全国的工运事业贡献了广东智慧,做出了广东探索。本文系统梳理广东工运历史,特别是成立7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为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70年来广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历史变迁

  70年来,无论是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还是在激越奋进的改革开放新征程上,广东工会都坚定不移地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团结统一,确定了工会的性质与职能、地位与作用、方针与任务以及工会的组织领导体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曲折前进、蓬勃向上的发展之路。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广东工人阶级和广东工会始终发挥主力军作用,创造了光辉业绩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广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基本方针、组织原则、组织体系等不断确立和完善,广东工会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1950年3月,筹备委员会成立。1953年4月22日,成立。在党的领导下,广东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弘扬主人翁的精神,增援前线、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开展了创造生产新纪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先进生产者等劳动竞赛运动;关心广大工人的生活福利,积极组织创办工人疗养院、工人医院、工人文化宫等;教育工人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劳动,努力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创造了光辉业绩。这一时期的广东工人阶级、广东工会热情高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2012年),广东工会始终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工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有着光荣传统的广东工会初心不改,勇立潮头,开拓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丰富和发展努力探索,形成了许多新鲜经验,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

  1982年12月17日,深圳新南新染厂成立工会,这是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建立工会。1985年5月2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工会规定》,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工会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对工会工作的法制化起到了示范性作用。1994年3月,深圳市蛇口区工会推出维权工作的“蛇口模式”,率先在全国树立起工会理直气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新形象。1994年10月31日,广东省职工解困救急基金会成立,成为全国省级工会第一个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送温暖活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职工群体的心坎上。1995年,深圳市宝安区工会率先进行工会组织体制创新,创建了镇(街)、村、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的“宝安模式”,成为全国工会工作中又一面鲜艳的旗帜。2005年4月,广东工会率先提出“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在全国推广。2006年,沃尔玛中国总部成立工会,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加速。

1994年,深圳市职工解困济难基金会成立。资料图

  这一时期广东工会站在时代前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推动生产的恢复发展,引导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支持国企改革,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大潮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为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经济腾飞,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以来),广东工运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开创新时代广东工会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和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导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等,围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及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工会切实把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广东工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广东工会一切工作,确保广东工运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组织动员全省职工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奋斗;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职工群众;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坚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南大门”;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坚持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为广东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0年来广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经验启示

  (一)广东工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具有历史规律性和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广东工运的前途命运就同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广东工会与党不仅拥有工人阶级这一共同的阶级基础,还具有马克思主义这一统一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两大基础及各自的性质决定了工会自觉接受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具有目标一致性。1953年成立后,广东工会所有的工作都体现到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上来,体现到团结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上来。

  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关键看有没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工会工作才能方向明确、不走偏路,才能做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政治性是工会组织的灵魂和第一位的要求,广东工会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深刻揭示了工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历史规律性、时代必然性,明确了工会工作的政治定位和工会组织的政治属性。

  坚持党的领导,忠诚党的事业,是广东工会始终如一的“红色基因”。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始终胸怀“两个大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切实肩负起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政治责任,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永远做党最坚实的依靠力量和最牢固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

  (二)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广东工运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7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广东工运发展历程表明:工会工作与社会变革、劳动经济关系的调整变化、职工群众的现实诉求息息相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始终是广东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的鲜明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作为前沿阵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行一步,遇到新事物新问题也早一步,解决问题创新经验也先行一步。广东工会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工会工作发展规律,20世纪90年代深圳“蛇口模式”“宝安模式”,为全国各地工会提供参考和借鉴。在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探索中,广东工会组织发扬首创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与国情省情相结合,不断总结工会工作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走出了一条富有广东特点的工会工作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群团组织的改革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群团改革指方向、定方针、交任务、提要求。广东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工会改革的主线,自觉用改革精神谋划推进工作,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探索了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站、12351职工热线、千人律师团、工会劳资纠纷应急处置分队、“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等新做法。坚持把改革向基层延伸,大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行动、“三新”领域建会入会专项行动。做实做强企业和社区(园区)工联会,保障基层工会“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地提供服务”,发挥工会在源头治理劳资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实现工会组织覆盖、服务覆盖、工作覆盖。

工会律师为广东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图/马大为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也是推动工会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新征程上,我们只有站在时代前列,深入思考和研究“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高维权工作实效”“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如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等工会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并把这些转化为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激发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是广东工运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党的工作由农村转向城市后“依靠谁”的问题,首次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论断。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和建设的主力军。1953年成立以来,更是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广东工人阶级勇立潮头,涌现出了向秀丽、罗木命、刘铁儿、罗东元、张汉明、钟南山、何镜堂等先进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政治性和先进性,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钟南山。图/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广东是产业工人大省,规模达2500万,技能人才1332万,其中高技能人才445万,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广东工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产业工人作为工人阶级主力和骨干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了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

  历史充分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不能忘记、不能淡化,工人阶级的伟大奉献永远是工运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聚焦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四)始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广东工运事业的立身之本

  70年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赢得职工群众信赖和支持的关键所在,群众路线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工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职工维权服务工作、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度重视,对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十分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

职工向送来感谢锦旗

  始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广东工运事业的立身之本。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担当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政治职责,坚持维权维稳相统一,做好维护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坚决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坚持从群众多样化需求出发开展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构建以普惠性服务和精准帮扶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做实工会“互联网+”普惠性服务,使服务更直接、更深入、更贴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服务群众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

  (五)始终坚持从严从实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是广东工运事业发展的坚强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之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百年党史中,工会工作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工会组织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70年来,广东工会始终从严从实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持续推进“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模范政治机关建设,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工会系统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巡视整改成果运用,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加强廉洁警示教育,筑牢精神堤坝。

  新时代广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前景展望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广东工会组织要从70年来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成功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凝聚起全省职工为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奋力开创广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擘画未来蓝图,引领复兴征程。新时代新征程上,广东工会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广东工会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要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共识,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战略,大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以实际行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贡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工会维权服务工作,推动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守好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南大门”,在推进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击鼓催征日,奋楫争先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遵循党的二十大的战略擘画,紧紧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牢牢瞄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以科学务实的目标任务、担当有为的奋进姿态续写广东工运事业发展新篇章。

  作者:冯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