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探视,深圳工会与职工在一起

2024-06-18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马大为
分享:

工伤探视专员周婷(左)在医院探视工伤职工。  单位供图

  每逢探视日,上午9时前,身穿红色马甲的深圳市宝安区总工会的专职工伤探视员周婷就会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筛查出医院内疑似工伤的患者名单,然后揣着《工伤探视,宝安工会与你在一起》的宣传折页,与属地工联会的“小伙伴”一道,走近每一位工伤职工,关怀伤情、讲解政策、排除疑虑、指引操作,帮助符合条件的职工申领慰问金,并给他们介绍工会服务内容。

  探视慰问工伤职工这个维权服务项目,于2013年开始探索建立,2015年在深圳推广铺开,运行已接近10年时间,累计投入资金5400万元,探视工伤职工43947人,慰问职工27823人,发放慰问金1400万元,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工会二次医保和心理健康服务40余万人次,已经成为深圳工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品牌项目之一,并获得2023年度广东工会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逢伤必探

  “主动向职工靠近”

  2015年,周婷以社工的身份成为专职工伤探视员。这支队伍现有26人,由深圳市总工会通过购买社工服务、招聘专职人员、调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等方式组建而成,全员统一着装、分布在各区,普遍具备社会工作者资格证和心理健康、劳动法律法规等知识背景,专职负责工伤住院职工的探视工作。

  在医院里,周婷穿着红色马甲,拎着装有慰问小礼品的环保袋、工伤职工资料袋,在一众白大褂和病号服中尤为亮眼。

  在病床前,周婷总是弓着腰、侧身靠近职工,双手打开宣传折页递到他们跟前,认真细致地讲解政策内容。“工伤职工一般需要卧床休息,我们尽量配合。”她说,工伤职工往往有很多问题想要咨询,如工伤怎么认定、医药费谁支付、工伤探视怎么申请等,常常一聊就是1个多小时。

  按照相关规定,凡深圳市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职工,因工伤住院均可申请工会工伤探视,符合条件者可申领慰问金500元。

  “因为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有些职工比较警惕,对我们的身份持怀疑态度。”周婷说,第一次走访时,有的职工不搭理,她一般会留下宣传折页,给他们时间去核实;接下来还要进行二次、三次,甚至四次走访,耐心解释工会工伤探视项目,打消职工疑虑,“要主动向职工靠近,我不怕被怀疑”。

  据了解,深圳市总工会制定了《工伤探视工作方案》,通过标准化建设,建立了一套工伤探视维权服务标准;结合工联会综合改革,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会维权服务支撑体系;明确企业工会是工伤探视的第一探视人,实现“逢伤必探、探后必访、热心主动、一键办理、分级分类”工作要求。

  2023年7月,宝安区总工会创新探索“一名社工+一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走访方式。“采集完职工信息后,专干向职工介绍工会基本职能和特色活动,让工伤职工后续能参与工会各项活动。”深圳市宝安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李钊然介绍,该模式能让职工更了解工会,链接后续工会服务。

  探后必访

  “娘家人”的“承诺”

  “不知道公司有没有给我申请认定工伤,现在心里很慌。”2024年5月初,周婷走访宝安区中心医院时,碰到了之前探视过的吴先生。

  吴先生是一位面点师,在工作时被压面机压到了手指,当时正在接受治疗。此前,周婷已经为吴先生申请了500元慰问金,并给他讲解了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工伤认定是在受理后的60天内作出的,需要耐心等待。”周婷一边宽慰吴先生,一边给他“支招”:“可以让公司把申请工伤认定材料收件回执给你确认,或者直接致电社保中心询问。”随后,周婷协助吴先生与公司沟通,了解到公司已线上备案了,纸质材料待他出院整理好再一起提交。

  如果说“逢伤必探”是工会与工伤职工的“约定”,“探后必访”则是“娘家人”的“承诺”。

  深圳工会要求各级工会在开展工伤探视时,要主动链接深圳工会“3+N”法律服务体系、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职工互助保障体系、困难职工帮扶体系等资源,为有需要的工伤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进行心理辅导和政策指导,指导他们申请工伤认定,帮助他们维权。

  2022年11月,42岁的时先生在深圳一制造公司当铣床操作工,因操作失误,不慎被风扇扇叶绞伤了左手指,造成左食指血管、神经、肌腱损伤。“要是公司不给治疗费,我该怎么办?无法康复,以后家庭生计怎么办?”在龙岗区总工会工伤探视员陈丽霞前来探视时,时先生忧心忡忡。他的妻子在老家务农,独自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4个孩子上学费用全靠时先生一人负担。想起家里情况,他常常担忧得无法入睡。

  “突遇工伤,因身体疼痛、康复难期、前途不明等,职工容易放大不幸,让事情变得更糟糕。”陈丽霞负责工伤探视项目已有7年,她说,这种情况下,探视员需要耐心倾听,帮助职工宣泄不良情绪并加以适当引导,改变其非理性认知。再通过工伤政策讲解、分析伤情及影响等方式,探讨解决困境的方法。

  经过半个月的治疗,陈丽霞再次探视时,却发现时先生再陷困境——左示指肌腱发炎致脓,或要截肢。为帮助他建立信心,陈丽霞邀请主治医生为时先生讲解病情,以及治疗与康复方案。针对时先生担心被辞退的问题,陈丽霞主动联系企业负责人,督促企业尽快帮助时先生申请工伤认定,建议企业给予关怀,给职工一个静心养伤的“定心丸”。

  一键办理

  工伤探视申报有“绿色通道”

  在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13楼骨一科大厅,蓝白色的工伤探视展板格外醒目,申请流程一目了然,并附上“一键申报”二维码。展板旁的宣传栏则留有探视员的工作照、手机号,方便职工随时联系。

  据了解,深圳工会依托智慧工会平台建设,于2022年年底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工伤探视网上申报入口,推出“申请工伤探视”的线上“绿色通道”,让工伤职工通过手机就能找到工会,申请探视慰问和帮助。各定点医院的宣传栏上贴有申请工伤探视资料,职工入院后即可通过扫描工伤探视二维码或登录小程序“深i工”平台的职工诉求响应专区申请工伤探视,系统智能化分配工单,探视员能第一时间收到申请工单,及时处理。

  “职工自行填报信息前,就已经通过宣传内容了解工会工伤探视项目,省去探视员逐一解释的过程,降低了沟通成本,效率提高了,增加了探视数量。”李钊然介绍。

  深圳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智慧工会建设,通过对工伤人数、工伤类型、工伤行业和工伤区域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基层工会组建的盲区,找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找工伤认定中的难点痛点,推动职能部门履行好监管职责,不断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率,提高工伤职工的维权保障水平。

  “是说新语”

  “我在,你说!”

  “难道不能等到天亮再联系?”工作之初,半夜经常被工伤职工电话吵醒的周婷,在心里憋着这么一句话。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她了解到,他们不少人受了工伤,怕家人担心,不敢跟家人说,既要忍受身体上的疼痛,心里还担忧着住院费用、伤情影响、后续经济来源等。“这让我意识到,一句‘我在,你说’,对他们非常重要。”此后,她与工伤职工有了约定——无论多晚,都可以联系她。她还特意准备了一部专门联系工伤职工的手机,这部手机有信息必回、有电话必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