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铸就荣光。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各级工会聚焦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等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为广东走在全国前列作贡献凝聚起磅礴力量。
点滴实践,折射非凡十年。一个个来自各行各业职工的鲜活故事,具体而形象地阐释着广东工会事业的生动实践。
全国首创劳模工匠本科班合照。省总工会供图
“团结凝聚教育团队有了重要阵地”
走进佛山特地·负离子瓷砖公司的“唐奇劳模创新工作室”,一个不甚起眼的木质书架上放着满满当当的书:从《化工手册》到《清代景德镇民间瓷器》,从《史记》到《梦溪笔谈》,从《天工开物》到《物质的秘密》……
书架的主人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陶瓷控”,也是一个书迷。“我每年都会看完超过五十本纸质书。我觉得读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最好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娱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熙定制陶瓷设计研发中心创始人、广东职工书屋代言人唐奇说,“目前,我们企业的职工书屋已经成为吸引、联系、服务职工的重要媒介,团结、凝聚、教育团队有了重要阵地。”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是工会组织必须履行好的政治责任。近年来,积极创新形式手段,打造“工”字系列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构建圈层式职工文化服务网络,广泛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把思想引领融入职工文化建设中。
“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选树“南粤工匠”“最美南粤职工”学习宣传人选等广东“工”字系列职工思想文化特色品牌做强做大;工人文化宫、工人艺术团、职工书屋等职工文化阵地,日益成为职工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产改’沃土让我由‘工’变‘匠’”
在部队荣立三等功、在企业成为蝉联广州石化劳动模范称号的第一人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石化炼油四部S 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班长、技师邱辉,从一个技术小白成长为一个技术大拿,“产改”五年来他的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
作为“产改”的受益者之一,邱辉表示,技能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地位的提高,让他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和自豪感。2021年,以“邱辉”命名的“邱辉创新创效工作室”正式成立。
近年来,广东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构筑起工匠人才聚集的高地。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相关省直部门先后制定出台118项政策举措,各地制定相关文件256个。在“产改”的“大合唱”中,省总工会积极发挥作用,以赛促建培养了大批工匠人才。省总工会累计举办包括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在内的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399项,市级及以下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1428项,覆盖从业人员3800万人次,直接参赛职工超过1900万人,近100万职工通过竞赛实现技能等级提升,360名优秀选手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目前,全省有产业工人2500万,技能人才180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02万人,位居全国前列。“如今,工匠们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职业上有保障、经济上有实惠。是这块‘产改’沃土,让我由‘工’变‘匠’。”邱辉表示。
“真的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我没有口罩,不能进大厅,能不能安排个地方给我休息一会儿?”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货车司机林师傅从云南运输货物到深圳,因交通管制未能下高速,只得原路返回。途中,他进入新城服务区(往广西方向),向服务区工作人员求助。
为林师傅检测体温后,服务区“司机之家”的志愿者把林师傅带到了“司机之家”休息,为其准备了热水、热饭后,嘱咐他安心休息。林师傅临走时,志愿者还启用了“司机之家”防疫物资,送给他5个口罩和1瓶消毒酒精。
林师傅激动地向志愿者连声道谢:“这实在太暖心了!不仅有这么好的地方给我休息,还送防疫物资,真的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工作的主责主业。近年来,广东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工作,建设“司机之家”900多家,工会爱心驿站6260家(省级886家),年均服务司机、快递员等2000余万人次。
推进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送温暖、农民工平安返乡、工伤探视慰问、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等工作品牌。“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工会送温暖活动累计发放款物6.92亿元,投入2.33亿元为307.2万职工购买“工会二次医保”。做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全省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帮扶资金5.8亿元,帮扶困难职工76.2万人次。
赓续奋斗
发挥牵头抓总职责
统筹推进“产改”工作
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谋划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据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伟东介绍,将从两方面着力,深化未来“产改”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形成改革更大合力。巩固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会牵头,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统筹协调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分类指导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发挥改革试点的示范、引领、突破、带动作用,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二是围绕重点任务,推动改革走深走实。聚焦思想引领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选树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夯实产业工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基础。聚焦建功立业,进一步扩大劳动技能竞赛覆盖面,深化“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有序扩大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聚焦素质提升,进一步深化新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求学圆梦”行动,打造一批培养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工匠学院。聚集地位提高,做好提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产业工人的数量、比例相关工作,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聚焦队伍壮大,进一步深化新业态就业人员入会工作,巩固百人以上企业建会专项行动成果。
数读
●建会入会
百人以上企业建会率95%以上。全省基层工会组织已达13.67万个,基层工会涵盖单位38.27万个,工会会员2001.95万人,成立新业态工联会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2.6万人
●权益维护
全省设立158个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室。全省签订行业性集体合同800余份,覆盖企业3.2万家,覆盖职工114万人
●竭诚服务
全省工会建成省、市、县、镇街(工业园区)和企业五级职工服务中心(站点)5450家、“工会爱心驿站”6460家、“工会爱心妈妈小屋”近5000个
(编辑:邓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