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岗位感受广州发展的波澜壮阔:“我很骄傲!”

2022-09-26 来源:南方工报 记者:徐丘濂 通讯员:程周平 朱朝晖
分享:

广州港南沙港 李耀广/摄

■缓缓离港的货轮 邱新生/摄

  万吨货轮入港,桥吊、龙门吊开始运转,集装箱运输车来回穿梭……日前,由主办、广东工会融媒体中心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承办的“我们的时代——广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周年”摄影名家采风主题活动第三站走进广州港南沙港。中国新闻学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图片网签约摄影师邱新生,国际摄影家联盟会员、广州市摄影艺术研究会理事李耀广用镜头记录下新时代港口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南沙港,是中国最大的单体港区,是大湾区城市对外的窗口,是湾区发展的引擎,更是通江达海、链接全球的对外平台。“十三五”以来,南沙港每年新增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超过十条,已成为华南地区综合体量最大、服务功能最全、集疏运条件最好的现代化港区。

繁忙有序的集装箱码头 邱新生/摄

  “海港指泊,马士基准备进港池靠泊,请指挥。”“收到,泊位已经清爽,请靠泊。”来自山东的郭群担任船舶指挥员已有10年,长期码头作业让他的皮肤染上了一层小麦色,“在平凡的岗位感受广州发展的波澜壮阔,我很骄傲!”

▲工人在货轮上指挥桥吊在进行装卸作业 邱新生/摄

  据介绍,中秋节日期间南沙一二期完成作业班轮共42艘次,装卸驳船共260艘次,外线车作业保持正常运作,总作业箱量9.12万标箱;南沙三期码头共靠离内外贸班轮43艘次,集装箱作业量超4.65万标箱。

桥吊维修工人在更换大型机械(岸桥)的钢丝绳 邱新生/摄

  “世界上现在最大的超巴拿马型的船,我们同时能靠泊6艘次,最高峰我们一天应该能达到15艘次。”广州港南沙港区一二期操作部中控室经理刘俊钦说。

  在繁忙的装卸作业中,如何做到稳中有序?港区作业码头要提前掌握船舶到港计划以及箱型箱量,针对性地优化集疏港策划,提升码头整体作业效率和流畅度,保障前沿泊位高效运转;同时,根据最新防疫要求,合理有序做好高频次核酸检测,严格执行“先消杀、后作业”要求,坚决守住“两不一做”底线,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和防疫指引,确保现场生产安全。

▲工人在给靠港货轮缆绳消毒    邱新生/摄

  “海港指泊,马士基准备进港池靠泊,请指挥。”“收到,泊位已经清爽,请靠泊。”来自山东的郭群担任船舶指挥员已有10年,长期码头作业让他的皮肤渡上了一层小麦色。“我们公司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有很多关爱职工的举措!”他说,在平凡的岗位体会广州发展的波澜壮阔,他很骄傲。

  不远处的南沙港四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在超过60项智慧化专利的加持下,它的投用让南沙港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过2400万标准箱。

  更多精彩作品

  摄影:邱新生 李耀广

  (编辑:邓佩莹)

Baidu
map